您的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技术问答 > 防爆控制柜散热怎么处理?热管、水冷、空调一站式技术指南

返回列表

防爆控制柜散热怎么处理?热管、水冷、空调一站式技术指南

发布时间:2025-09-04浏览量:

一、问题背景:为什么防爆柜更难散热

防爆控制柜为了阻止爆炸性气体进入壳体,通常采用隔爆型或正压型结构:

隔爆型:外壳必须承受内部爆炸压力,接缝面间隙极窄,空气几乎不流动;

正压型:需维持高于环境 50 Pa 的洁净空气或惰性气体,一旦开孔散热就可能失压。

这种“既要密封又要散热”的矛盾,使得传统电气柜的“开百叶+风扇”方案直接失效,必须采用特殊技术路径。

二、热源分析与热负荷计算

主要热源

• 变频器 IGBT、整流桥(占 55 %~70 %)

• 电源模块、变压器、继电器线圈(15 %~25 %)

• 铜排及导线损耗(5 %~10 %)

热负荷估算

经验公式:Q=Σ(P×η)

其中 P 为元件功耗,η 为发热系数(IGBT 取 0.95,变压器 0.3)。

举例:一台 37 kW 变频防爆柜,总功耗约 2.8 kW,则 Q≈2.3 kW。

需在 45 ℃ 环境温度下将柜内温度控制在 ≤60 ℃,散热系统必须带走 2.3 kW 热量。

三、五大主流散热技术

自然散热 + 扩展壁散热器

• 通过加大外壳表面积(铝挤压型材、波浪板),把热量直接导到空气中;

• 适用于 <500 W 的小型柜体;

• 关键设计:散热器与发热元件之间用导热硅脂+压接,减少界面热阻。

热管-散热片耦合系统(中功率首选)

技术路径:元件 → 铜基板 → 热管 → 外部铝翅片 → 环境

• 热管导热系数可达 10 000 W/(m·K),远高于铝 237 W/(m·K);

• 布置方式:将 IGBT 安装在柜体后壁,后壁外侧焊接“槽形散热器”,热管贯穿壁板,把热量“搬”到隔爆壳外;

• 设计要点:

– 热管直径 6~8 mm,6 根并联即可带走 1 kW;

– 翅片面积 A=Q/(h·ΔT),其中 h≈12 W/(m²·K)(自然对流),ΔT 取 15 K。

强制风冷(防爆风扇 + 风道)

• 在隔爆外壳上设置“防爆呼吸阀”或“防爆格兰”,安装 Ex d IIC T4 认证风扇;

• 内部风道遵循“下进上出”原则,避免热短路;

• 过滤棉需耐 250 ℃,并具备阻燃等级 UL94 V-0;

• 适用功率:0.5 kW~3 kW;噪声控制在 65 dB(A) 以下。

液体冷却(水冷/油冷)

• 组成:冷却箱、循环泵、不锈钢波纹管、防爆换热器;

• 冷却液选用 50 % 乙二醇溶液,冰点 35 ℃,防腐蚀;

• 计算示例:若需带走 2.3 kW,ΔT=10 K,则流量 G=Q/(c·ΔT)=2.3/(3.8×10)=0.06 kg/s≈220 L/h;

• 优点:散热效率高,不受环境灰尘影响;

• 难点:隔爆壳体需预留 DN25~DN40 的双层密封格兰,防止渗漏。

防爆空调/正压通风系统(>3 kW 或高温环境)

• 正压型:持续注入洁净空气,排气口配阻火器,既降温又防爆;

• 防爆空调:一体式顶装空调,制冷量 1.5 kW~5 kW,防爆标志 Ex db eb mb IIC T4 Gb;

• 需与配电柜 PLC 联锁:温度≥55 ℃ 启动制冷,≤45 ℃ 关闭,节能 25 %。

四、综合设计流程(可落地的 5 步法)

计算热负荷 → 2. 选择散热方式 → 3. 布局仿真(FloTHERM)→ 4. 样机温升试验 → 5. 定型与认证

• 仿真要点:将隔爆壳体设为“无通风”边界,热管/水冷作为“等效热阻”输入;

• 试验标准:GB 3836.1-2021 要求最高表面温度低于 T6(85 ℃)或 T5(100 ℃)。

五、维护与智能监控

每月检查散热翅片积尘,使用 0.3 MPa 干燥压缩空气吹扫;

热管弯曲角度不得大于 45°,防止工质回流受阻;

安装 2 个 PT100 温度探头,分别位于柜体顶部与底部,接入 Modbus-RTU;

当温差>15 K 或绝对温度>58 ℃ 时,后台 SCADA 推送报警,实现预测性维护。

六、结论

防爆控制柜散热并非单一技术,而是“热负荷-散热方式-防爆合规-维护成本”的系统平衡。

• 小功率:优先热管+散热片;

• 中功率:强制风冷或水冷;

• 高功率/高温:正压通风或防爆空调。

通过精准计算、仿真验证与智能监控,可让隔爆外壳“密不透风”的同时,热量“悄无声息”地排出,为危险区域电气系统提供长期、可靠的安全保障。

推荐产品

    没有相关信息

添加微信报价